第四个病人是慢性萎缩性PJ炎的病人,我按其至阳、灵 台,压痛非常明显,胃俞也有明敁压痛,因系外地病人,先为 之在上穴拔罐,嘱其回家后每口照此罐印拔10〜15分钟,并 处以辛开苦降中药与服。处理完毕后,我对学生说:“取至阳、 灵台本于《灵枢•杂病第二十六》,脾胃关系密切但又有不同, 《素问•太阴阳明论篇》和《灵枢•五邪第二十》等曾专论之, 治脾病宜甘温,治胃病宜辛开苦降,《伤寒论》的五泻心汤就 是辛开苦降。” Kjellerup Teague 10 Oct 2023 · 9 min read
从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,“针灸疗法”是运用针刺和 灸疗这两大类方法预防和治疗疾病a因为针法和灸法都是作用 在穴位上的,并且常常配合应用,相互补充,所以合称“针 Kjellerup Teague 10 Oct 2023 · 2 min read
黄帝问道:五运相互交和主岁,太过不及交替为用,我已经知道了。六气分治一年中,主管司天在泉,其气来时是怎样的?岐伯再拜而回答说:问的多麽英明啊!这是自然变化的基本规律,人体的机能活动是与天地变化相适应的。 Kjellerup Teague 10 Oct 2023 · 8 min read
이제 종이 주의 종 이스라엘 자손을 위하여 주야로 기도하오며 이스라엘 자손의 주 앞에 범죄함을 자복하오니 주는 귀를 기울이시며 눈을 여시사 종의 기도를 들으시옵소서 나와 나의 아비 집이 범죄하여 Kjellerup Teague 10 Oct 2023 · 3 min read
土运不酸太过,而木气也要乘虚克土,土之子金气又有复气,以反其邪气之化。司天在泉,阴阳属性不同,其变为疫疠之气的大小善恶,和司天在泉失守其位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。 Kjellerup Teague 10 Oct 2023 · 7 min read
—位,根据书上的记载,他结合数学理论,发现某三个穴位之间 的位置关系是等边三角形,某四个穴位的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正 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等等,这些探索固然有新意.何因为他不知 道每个人的穴位位置不一样 Kjellerup Teague 10 Oct 2023 · 2 min read
治痿应独取扬名,这是什麽道理呢?岐伯说:扬名是五脏六腑营养的源泉,能濡养宗筋,宗筋主管约束骨节,使关节运动灵活。冲脉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处,输送气血以渗透灌溉分肉肌腠,与足扬名经会合于宗筋,阴经阳经都总汇于宗筋,再会合于足扬名经的气衔穴,故扬名经是它们的统领,诸经又都连属于带脉,系络于督脉。所以扬名经气血不足则宗筋失养而弛缓,带脉也不能收引诸脉,就使两足痿弱不用了。 Kjellerup Teague 10 Oct 2023 · 3 min read
中医对于神识不淸的病,便认为病已人五脏,如中风的中 经络和中脏腑的区别就是有无神昏。所以“病在脏者,取之 井”说的主要就是昏厥、不省人事的五脏病。因为井六点刺出 血有很好的清热泻火作用,所以临床上对于五脏的实热证,也 常取井穴治疗a 六、从阴引阳,从阳引阴一俞募穴的应用 Kjellerup Teague 10 Oct 2023 · 4 min read
脉象强劲搏指有力,肢体疼痛沉重、或痿软不能行走,这是寒热之邪侵犯人体、邪气亢盛所致。脉孤而无胃气说明化源将绝,元气耗散;脉见虚弱而又兼泄利,为阴血损伤。凡脉见孤绝为逆,脉见虚弱为顺。运用《奇恒》的方法,从手太阴肺经寸口脉来研究,出现"所不胜"的脉象叫做逆,预后多不良;出现“所胜”的脉象叫做从,预后良好。自然界八风、四时之间的相互胜复,是循环无端、终而复始的,一旦失常,就不能用常理来推断了。至此,则《揆度》、《奇恒》的要点都论述完毕了 Kjellerup Teague 10 Oct 2023 · 2 min read
大凡疾病的传变,心病先发心痛,过一日病传于肺而咳嗽;再过三日病传入肝而胁肋胀痛;再过五日病传入脾而大便闭塞不通、身体疼痛沉重;再过三日不愈,就要死亡:冬天死于半夜,夏天死于中午。 Kjellerup Teague 10 Oct 2023 · 6 min read
腰痛时,感觉上部寒冷,头项强急不能回顾的,应刺足阳明经;感觉上部火热的,应刺足太阴经;感觉内里发热兼有气喘的,应刺足少阴经。大便困难的,应刺足少阴经。少腹胀满的,应刺足厥阴经。腰痛犹如折断一样不可前后俯仰,不能举动的,应刺足太阳经。腰痛牵引脊骨内侧的,应刺足少阴经。 腰痛时牵引少腹,引动季胁之下,不能后仰,治疗时应刺腰尻交处的下髎穴,其部位在两踝骨下挟脊两旁的坚肉处,针刺时以月亮的盈亏计算针刺的次数,针后会立即见效,并采用左痛刺右侧、右痛刺左侧的方法。 黄帝内经之素问(风论篇第四十二) Kjellerup Teague 10 Oct 2023 · 3 min read
1998年秋一位同行介绍其岳母因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 经痛来诊,患者63岁,左侧腰部及下肢后外侧疼痛麻木】年 多,经常规针灸并加服中药治疗1个月后白天疼痛消失,但1 周多来每夜1〜3点仍然疼痛,影响睡眠。遂停用所有的治疗, 只取双侧太冲穴,接电针30分钟,针后当晚没再疼痛,继针 数次,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。 Kjellerup Teague 10 Oct 2023 · 4 min read